機械密封件是一種旋轉軸密封,或稱旋轉機械端面密封,于1885年在英國作為專利出現,直到l900年才開始應用。1920年用于冷凍裝置,在此以前作為軸承密封,此時機械密封件的使用參數很低。直到1930
年開始用于內燃機離心泵。1939~1945年,由于石油化工的發展和材料方面出現石墨、陶瓷、硬質合金,加工技術中表面粗糙度提高,使用參數有了提高,機械密封件在美國得到普及和推廣,并應用到石油和化學工業中,出現了平衡型密封。前蘇聯在50年代中期將機械密封件用到煉油廠的離心油泵中,在我國蘭州煉油廠建設中,離心油泵中就帶有機械密封件。我國60年代初自制了機械密封件并推廣應用,其他煉油廠也逐個推廣使用并作了改進。60年代中期,在引進的鉑重整裝置中幾乎都采用機械密封,這對煉油行業機械密封技術的發展有了很大的幫助。隨著我國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,各廠礦、有關校、所都對機械密封進行了深入研究,我國已有了自己的機械密封件系列,專業制造廠達近百家之多。但機械密封件在結構、材料和輔助措施等方面還在不斷地發展和更新。 機械密封件基本元件的作用如下:
(1)端面摩擦副(動、靜環)保持緊密貼合組成密封面防止介質泄漏。要求動、靜環具有良好的耐磨性,動環可以軸向移動,自動補償密封面磨損,使之與靜環良好地貼合,靜環有浮動性,起緩沖作用。
(2)彈性元件(彈簧、波紋板、蛇形套等)主要起補償、預緊及緩沖作用,也是對密封端面產生合理比壓的因素。要求始終保持彈性來克服輔助密封和傳動件的摩擦,啟動環補償作用。材料要求耐腐蝕0
(3)輔助密封(0形環、V形環、楔形環及其他異形密封環)主要起到靜環和動環的密封作用,同時也起到浮動性和緩沖的作用。要求靜環的輔助密封元件保證靜環與壓蓋之間的密封性,使靜環有一定的浮動性;動環的輔助密封元件保證動環與軸或軸套之間的密封。材料要求耐熱、耐寒方面與介質接近。
(4)傳動件(傳動銷、傳動環、傳動座、傳動套、傳動鍵、傳動突耳或牙嵌式聯接器),其作用是將軸的轉矩傳給動環。材料要求耐腐蝕和耐磨損。
(5)固緊件(緊定螺釘、彈簧座、壓蓋、組裝套、軸套)起著靜、動環的定位、固緊作用。要求定位正確,保證摩擦副密封面處于正確的位置,并且保持良好貼合的彈簧比壓;同時要求拆裝方便,容易就位,能重復使用。與輔助密封配合處應注意安裝密封環的倒角和壓彈量,特別注意動環密封圈與軸套配合處,要求耐腐蝕和耐磨損,必要時采用硬面復層。